2012年1月5日 星期四

2012/1/5 伊朗危機超過中美過招




2012/01/05【泰國世界日報/社論】
2012年已經來臨,從世界各地迎新的狂歡來看,人們期盼著多災多難的2011年快點過去,讓新年的喜氣燃起生活新的希望。媒體在回顧過去一年的局勢時普遍認為,歐巴馬總統內政外交乏善可陳,唯一的外交成績就是發動了空前的對中國遏制政策,以至於不希望歐巴馬連任總統的選民人數再創新高。也基於此理由,人們普遍認為,美中的新一輪較量,將成為新年世界舞台上的頭等大事。

其實不然,從紐約時報廣場的迎新狂歡中可以看到,中國元素正在被更多的美國人接受,隨著美國經濟在新年的轉好,以及人民幣匯率在去年年終的大幅反彈上升,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測降低,中美之間的經濟摩擦或許有所緩和。

更為重要的是,中國在北韓獨裁者金正日突然去世後,積極發揮影響力,在極短的時間裡,穩住了朝鮮半島的局面,讓美國和國際社會刮目相看,而日相野田的訪華,以及習近平對南海鄰國的親善之旅,也降低了東亞地區的衝突元素。換句話說,美國在2011年揭櫫的「重回亞太地區」的戰略,其引發的連鎖效應,在2012年,將會持續弱化。

2012年的國際外交熱點,或許仍然在中東,尤其是伊朗和敘利亞。事實上,隨著美國總統歐巴馬在新年除夕簽署國會對伊朗的新制裁措施議案成為法律,以及伊朗在新年用試射中程飛彈和宣布製成核燃料棒來回應,事態正在朝戰爭的方向移動。美國的新制裁議案,就是切斷伊朗中央銀行與全球金融系統的聯繫,讓伊朗的石油出口夭折,無法再支撐被國際社會孤立的國內經濟,從而屈服於美國和西方的壓力,放棄核武研發。當然,這一招能否生效,中國也是一個因素,因為中國是伊朗石油的最大買家。但是,有一點可以確認的是,鑒於地緣政治的需要,中國為了北韓,可以不惜與美國和西方翻臉,但中國絕對不會為了伊朗,不惜與美歐為敵,阿富汗、伊拉克,乃至利比亞危機,都證明了這一點。

伊朗的擁核問題,關係到以色列的安危以及美國中東政策的核心。不過,事情似乎正在走向死角,沒有轉圜的餘地。

對伊朗而言,伊拉克、利比亞的教訓就是,一旦放棄核武和飛彈的開發,就可能束手待斃,因為美國和歐洲會利用伊朗的內部分裂,找到國際社會干預的藉口,強硬派勢必要失去政權;但是,如果伊朗持續開發核武,美國和以色列不可能只是停留在口頭警告之上,而是會毅然決然動武,因為美國無法承擔失去中東控制的後果。

歷史常有驚人的相像之處,2003年,美國總統布希在制裁伊拉克不果後,發出最後通牒,然後對海珊開戰,這場戰爭雖然大有爭議,但卻幫助布希總統贏得連任。如今,美國經濟遲遲無法復甦,失業率高企,輿論開始議論:「歐巴馬就是一任總統的命運」。在這種情況之下,如果美國的經濟復甦達不到足以支撐起連任勝選的基礎,那就無法排除歐巴馬選擇戰爭的可能。事實上,經過長期的準備,以及美軍從伊拉克撤退之後,美國已經有足夠的能力,在歐盟尤其是英國的全力配合下,支持以色列,對伊朗進行一場精確的空中打擊。

由此可見,2012年開年之初,喜氣洋洋之餘,戰爭的陰影也越來越濃烈,國際社會絕對不能掉以輕心。
【2012-01-04/泰國世界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